“十三五”時期,是江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聚力創新、聚焦富民取得重大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根據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本規劃。本規劃主要闡明“十三五”期間我省能源發展戰略、主要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未來5年我省能源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
根據《江蘇省發展規劃條例》,在本規劃指導下,省能源主管部門編制和實施電力、電網、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發展規劃,作為本規劃的補充和細化。
該規劃以2015年為基期,規劃期為2016年-2020年。
其中,光伏要點如下:
科學利用太陽能。堅持光伏和光熱相并重、分布式與集中式相結合,大力推進太陽能多形式、大范圍、高效率轉化應用,到2020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確保800萬千瓦,力爭1000萬千瓦,力爭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
——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系統。把分布式作為光伏發電的主要方式,重點利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公共設施、居民住宅以及路燈燈桿、廣告塔架、高架橋梁等各類資源,廣泛發展“自用為主、余電上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各類園區統一規劃、布局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結合建筑節能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把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新能源試點示范的重要考核指標,引導和激勵試點地區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確保400萬千瓦,力爭500萬千瓦。
——有序發展集中式光伏電站。在不影響生態功能、不改變用地性質、不影響生產功效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綜合利用沿海灘涂、魚塘水面、煤礦塌陷地、風電場等空間資源,建設風光互補、漁光互補、風光儲多能互補,以及與農業設施相結合,不同方式和形態的光伏電站,積極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開展阜寧、沛縣、寶應等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建設,打造3—5個50萬千瓦以上的光伏電站基地。
——積極促進光熱多形式利用。組織開展光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推進光熱發電、儲能材料協同發展,培育形成自主化技術體系和產業化發展能力。全面實施《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推動新建住宅、賓館、醫院等公共建筑統一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普遍采用光熱利用技術。鼓勵光伏、光熱系統集成化設計、模塊化裝配、嵌入式應用。到2020年,光熱利用力爭達到160萬噸標準煤。
文章出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